滄州崔爾莊棗業有限公司即滄州紅棗交易市場,位于滄州市西30公里處的紀曉嵐故里崔爾莊,該市場始建于1996年,占地202畝,總建筑面積71015平方米,市場現有封閉式交易大棚28000平方米,現有職工130人,固定資產3000多萬元。其中市場第三期工程于2002年動工興建,已被列為河北省重點示范市場項目。
該工程占地100畝、投資3132萬元,主要建設有兩棟五層的綜合信息服務辦公樓,總建筑面積為7486平方米、八棟兩層的商務樓其建筑面積為18606平方米、及11600平方米的高檔交易大棚等其他輔助設施,市場由交易區、紅棗加工區、信息服務區、儲運區組成。市場長年吸引著周邊縣市及全國的棗商,長駐商客達2000余人,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紅棗專業批發市場。
市場綜合信息辦公樓內設有信息網絡和檢疫檢測兩大系統,即信息網絡中心和中心化驗室建立了統領批發市場交易價格和成交量的數據交換、處理、發布中心、提高了農產品批發市場的it技術應用水平,實現了農產品的流通、交易餓電子化、自動化;滿足的政府部門、企業、消費者的需求。檢疫檢測中心通過對紅棗及其他棗產品的農殘、肥殘等指數的檢驗,確保了市場棗產品的質量,并以此推動小棗向無公害和綠色食品方向發展,進而提高了市場的功能和競爭力。目前市場已成為一座集網上交易、電子匯兌、飲食住宿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市場,市場交易量達7.5億公斤;總交易額達25億元,使小棗產業進一步邁向國際市場。
紅棗市場的建立,是銷售市場不斷的拓寬,在穩定我國南方市場的基礎上,已進入東北和西北市場,產品主要銷往全國各大省市以及東南亞六個國家和地區,徹底解決了滄縣30余萬棗農的賣棗難問題,同時也大大的提升了小棗的市場價格,受益面積達30多個縣市。在紅棗集中的產區,人均棗收入超過4000元,高的達到8000元以上,實現了“千畝棗樹富一莊,人均百株棗樹奔小康”的目標。其次紅棗市場的建立,帶動了服務、造紙、包裝、運輸等一大批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一市場為依托,建起了配貨站16個,飲食服務攤點350多家,包裝廠17個,棗果加工廠,涼曬廠達150多家,每年有3萬勞動大軍參與紅棗加工生產,徹底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并帶動了一大批經紀人,真正的拉動了一方經濟,富裕了一方百姓。
為有效的提升市場的檔次,我公司計劃配備一整套集氣調,預冷,高溫為一體的高標準現代化冷藏設備,作為該市場配套設施的主力建設。此項目的建設提高市場的功能和競爭力,為實現當地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提供可靠的依據。我公司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依托,立足紅棗傳統的產業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快速擴大優質產品的基地規模。堅持因地制宜、圓區帶動、點面結合、規模區域化發展,改進紅棗栽培模式,運用現代經營管理理念,通過實施產業化、標準化、組織化、構筑產供銷一條龍,,貿工商一體化,三大效益相統一的紅棗產業化發展格局,實現一抓基地、建龍頭作為核心內容,結合科技興棗、創名牌產品、培育市場等一系列相關指標,形成配套體系,以增強龍形經濟的發展后勁和活力。公司發展戰略,抱有雄心實現,唯有超前,才能超人。滄州崔爾莊棗業有限公司即滄州紅棗交易市場,位于滄州市西30公里處的紀曉嵐故里崔爾莊,該市場始建于1996年,占地202畝,總建筑面積71015平方米,市場現有封閉式交易大棚28000平方米,現有職工130人,固定資產3000多萬元。其中市場第三期工程于2002年動工興建,已被列為河北省重點示范市場項目。該工程占地100畝、投資3132萬元,主要建設有兩棟五層的綜合信息服務辦公樓,總建筑面積為7486平方米、八棟兩層的商務樓其建筑面積為18606平方米、及11600平方米的高檔交易大棚等其他輔助設施,市場由交易區、紅棗加工區、信息服務區、儲運區組成。市場長年吸引著周邊縣市及全國的棗商,長駐商客達2000余人,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紅棗專業批發市場。
市場綜合信息辦公樓內設有信息網絡和檢疫檢測兩大系統,即信息網絡中心和中心化驗室建立了統領批發市場交易價格和成交量的數據交換、處理、發布中心、提高了農產品批發市場的it技術應用水平,實現了農產品的流通、交易餓電子化、自動化;滿足的政府部門、企業、消費者的需求。檢疫檢測中心通過對紅棗及其他棗產品的農殘、肥殘等指數的檢驗,確保了市場棗產品的質量,并以此推動小棗向無公害和綠色食品方向發展,進而提高了市場的功能和競爭力。目前市場已成為一座集網上交易、電子匯兌、飲食住宿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市場,市場交易量達7.5億公斤;總交易額達25億元,使小棗產業進一步邁向國際市場。
紅棗市場的建立,是銷售市場不斷的拓寬,在穩定我國南方市場的基礎上,已進入東北和西北市場,產品主要銷往全國各大省市以及東南亞六個國家和地區,徹底解決了滄縣30余萬棗農的賣棗難問題,同時也大大的提升了小棗的市場價格,受益面積達30多個縣市。在紅棗集中的產區,人均棗收入超過4000元,高的達到8000元以上,實現了“千畝棗樹富一莊,人均百株棗樹奔小康”的目標。其次紅棗市場的建立,帶動了服務、造紙、包裝、運輸等一大批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一市場為依托,建起了配貨站16個,飲食服務攤點350多家,包裝廠17個,棗果加工廠,涼曬廠達150多家,每年有3萬勞動大軍參與紅棗加工生產,徹底解決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并帶動了一大批經紀人,真正的拉動了一方經濟,富裕了一方百姓。
為有效的提升市場的檔次,我公司計劃配備一整套集氣調,預冷,高溫為一體的高標準現代化冷藏設備,作為該市場配套設施的主力建設。此項目的建設提高市場的功能和競爭力,為實現當地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提供可靠的依據。我公司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科技為依托,立足紅棗傳統的產業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快速擴大優質產品的基地規模。堅持因地制宜、圓區帶動、點面結合、規模區域化發展,改進紅棗栽培模式,運用現代經營管理理念,通過實施產業化、標準化、組織化、構筑產供銷一條龍,,貿工商一體化,三大效益相統一的紅棗產業化發展格局,實現一抓基地、建龍頭作為核心內容,結合科技興棗、創名牌產品、培育市場等一系列相關指標,形成配套體系,以增強龍形經濟的發展后勁和活力。公司發展戰略,抱有雄心實現,唯有超前,才能超人。